各有所长 甘戊出使齐国,前去游说齐王,走了几天来到一条大河边,甘戊无法向前,他只好求助于船夫。船夫划着船靠近岸边,见甘戊一副士人打扮,便问:“你要过河去干什么?” 甘戊说:“我要到齐国去,替我的国君游说齐王。” 船夫满不在乎地指着河水说:“这条河只不过是个小小的缝隙而已,您都不能靠自己的本事渡过去,您怎么能替国君充当说客呢?” 甘戊反驳船夫说:“您说的并不对呀。您不了解世上的万事万物,它们各有各的道理,各有各的规律,各有各的长处,也各有各的短处。比方说,兢兢业业的人忠厚老实,他可以辅佐君王,但却不能替君王带兵打仗;千里马日行千里,为天下骑士所看重,可是如果把它放在室内捕捉老鼠,那它还不如一只小猫顶用。宝剑干将,是天下少有的宝物,它锋利无比削铁如泥,可是给木匠拿去砍木头的话,它还比不上一把普通的斧头。就像你我,要说抡桨划船,在江上行驶,我的确远远比不上你;可是若论出使大小国家,游说各国君主,你能跟我比吗?” 船夫听了甘戊一席话,顿时无言以对,也似乎长了不少知识。他心悦诚服地请甘戊上船,送甘戊过河。 若只是拿自己的长处去指责别人的短处,那就太片面了。 良臣尹绰 尹绰和赦(she)厥同在赵简子手下做官,赦厥为人圆滑,会见风使舵,看主人的脸色行事,从来不说让主子不高兴的话。尹绰就不是这样,他性格率直,对主子忠心耿耿尽职尽责。 一次赵简子带尹绰、赦厥及其他随从外出打猎,一只灰色的大野兔窜出来,赵简子命随从全部出动,策马追捕野兔子,谁抓到野兔谁受上奖。众随从奋力追捕野兔,结果踩坏了一大片庄稼。野兔子抓到了,赵简子十分高兴,对抓到野兔的随从大加奖励。尹绰表示反对,批评赵简子的做法不妥。赵简子不高兴地说:“这个随从听从命令,动作敏捷,能按我的旨意办事,我为什么不能奖励他呢?”尹绰说:“他只知道讨好您而不顾老百姓种的庄稼,这种人不值得奖励。当然,错误的根源应该是在您的身上,您不提出那样的要求,他也不会那样去做。”赵简子心里闷闷不乐。 又一次,赵简子因头天晚上饮酒过多,醉卧不起,直到第二天已近晌午,仍在醉梦中。这时,楚国一位贤人应赵简子3月前的邀请前来求见,赦厥接待了那位贤人。为了不打扰赵简子睡觉,赦厥婉言推辞了那位楚国人的求见,结果使那位贤人扫兴而去。赵简子直睡到黄昏才醒来,赦厥除了关心赵简子是否睡得香甜外,对来人求见的事只是轻描淡写地敷衍了几句。 赵简子常对手下人说:“赦厥真是我的好助手,他真心爱护我,从不肯在别人面前批评我的过错,深怕伤害了我。可是尹绰就不是这样,他对我的一点缺点都毫不放过,哪怕是当着许多人的面也对我吹毛求疵,一点也不顾及我的面子。” 尹绰听到这些话后,依然不放过赵简子。他又跑去找赵简子,他对赵简子说:“您的话错了!作为臣下,就应帮助完善您的谋略和您的为人。赦厥从不批评您,他从不留心您的过错,更不会教您改错。我呢,总是注意您的处世为人及一举一动,凡有不检点或不妥之处,我都要给您指出来,好让您及时纠正,这样我才算尽到了臣子的职责。如果我连您的丑恶的一面也加以爱护,那对您有什么益处呢?丑恶有什么可爱的呢?如果您的丑恶越来越多,那又如何能保持您美好的形象和尊严呢?” 赵简子听了,似有所悟。 可见,真正的爱护并不是一味讨好,而是在发现对方的缺点错误后,能真心指出并帮助其改正,使之不断完美起来。 真假《圣教序》 宋代有位学者名叫石才叔,写得一手好文章。他在平时博览群书,见多识广,且收藏着许多图书的古迹珍品。 其时,文彦博在长安做统兵官,他听说石才叔家收藏有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的亲笔字帖《圣教序》,于是亲自到石才叔家请求借回一阅。石才叔欣然允诺,将那份珍贵的字帖借给了文彦博。 文彦博将字帖拿回家中,反复欣赏揣摩,看了又看,爱不释手,便索性叫家里的弟子临摹了一本。 这一天,文彦博设宴招待幕僚、部下和几个朋友,大家饮酒聊天,高谈阔论,兴致颇浓。文彦博叫家里人拿出两本《圣教序》字帖,上面都有作者姓名,文彦博让客人们都来辨认这两本《圣教序》的真假。那些客人们个个伸出大拇指,极力吹捧文彦博的临摹本是真的,是如何如何的珍贵,反而指着石才叔的收藏本说是假的。 当时,石才叔也在座,见此情景,他不说一句争辩的话,只是笑着对文彦博说:“今天,我才认识到自己地位的低下。” 文彦博哈哈大笑起来,席上的客人们个个满面通红,羞愧不已。 石才叔委婉地讽刺了那些势利的客人们,主人文彦博从心底与石才叔有同感,所以他也哈哈笑了起来,这也是对那些趋炎附势之人的一种嘲笑。 割席断交 管宁和华歆(xin)在年轻的时候,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。他俩成天形影不离,同桌吃饭、同榻读书、同床睡觉,相处得很和谐。 有一次,他俩一块儿去劳动,在菜地里锄草。两个人努力干着活,顾不得停下来休息,一会儿就锄好了一大片。 只见管宁抬起锄头,一锄下去,“??”一下,碰到了一个硬东西。管宁好生奇怪,将锄到的一大片泥土翻了过来。黑黝黝的泥土中,有一个黄澄澄的东西闪闪发光。管宁定睛一看,是块黄金,他就自言自语地说了句:“我当是什么硬东西呢,原来是锭金子。”接着,他不再理会了,继续锄他的草。“什么?金子!”不远处的华歆听到这话,不由得心里一动,赶紧丢下锄头奔了过来,拾起金块捧在手里仔细端详。 管宁见状,一边挥舞着手里的锄头干活,一边责备华歆说:“钱财应该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获得,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的。” 华歆听了,口里说:“这个道理我也懂。”手里却还捧着金子左看看、右看看,怎么也舍不得放下。后来,他实在被管宁的目光盯得受不了了,才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。可是他心里还在惦记金子,干活也没有先前努力,还不住地唉声叹气。管宁见他这个样子,不再说什么,只是暗暗地摇头。 又有一次,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。正看得入神,忽然外面沸腾起来,一片鼓乐之声,中间夹杂着鸣锣开道的吆喝声和人们看热闹吵吵嚷嚷的声音。于是管宁和华歆就起身走到窗前去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。 原来是一位达官显贵乘车从这里经过。一大队随从佩带着武器、穿着统一的服装前呼后拥地保卫着车子,威风凛凛。再看那车饰更是豪华:车身雕刻着精巧美丽的图案,车上蒙着的车帘是用五彩绸缎制成,四周装饰着金线,车顶还镶了一大块翡翠,显得富贵逼人。 管宁对于这些很不以为然,又回到原处捧起书专心致志地读起来,对外面的喧闹完全充耳不闻,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。 华歆却不是这样,他完全被这种张扬的声势和豪华的排场吸引住了。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,干脆连书也不读了,急急忙忙地跑到街上去跟着人群尾随车队细看。 管宁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,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叹惋和失望。等到华歆回来以后,管宁就拿出刀子当着华歆的面把席子从中间割成两半,痛心而决绝地宣布:“我们两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。从今以后,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,再也不是朋友了。” 真正的朋友,应该建立在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上,一起追求、一起进步。如果没有内在精神的默契,只有表面上的亲热,这样的朋友是无法真正沟通和理解的,也就失去了做朋友的意义了。 吴裕与公孙穆 公孙穆生活在东汉时期,他非常热爱学习,总是想尽办法,抓住一切机会来学习,当时的许多人都因为他好学而对他交口称赞。 公孙穆读了不少书以后,还想进一步扩大知识面,完善自己,但是靠自学又觉得力不从心。那时候设有太学,太学里的老师知识渊博、见识很广,公孙穆就想进太学去继续学习。可是上太学需要交一大笔学费,另外还有平时食宿的花销,数额高得惊人,而公孙穆家里很穷,根本出不起这笔钱。怎么办呢?公孙穆一下子也想不出什么主意来,只好先暂时停止了学习。为此,他苦恼极了。 有个富商名叫吴裕,十分通情达理,对人总是很诚恳。有一次,他要招雇一批舂米的工人,派人把消息放了出去。有人把这事告诉了公孙穆,公孙穆高兴极了。他想:这下可有机会赚些钱继续求学了!那时候,去给人舂米被认为是低贱的工作,但公孙穆已经顾不得这些了,他把自己打扮成那种干重体力活的样子,穿一套短衫短裤,就去应征了。 一天,吴裕打算去舂米的地方转一转,巡视一番。他信步一路走来,东瞧瞧,西看看,最后在公孙穆身边站住了。公孙穆正干得满头大汗,也没有注意吴裕在他旁边,还是一个劲地舂他的米。 过了好一会儿,吴裕越看越觉得公孙穆的动作不很熟练,体力也不怎么好,不太像一个舂米工人,就问他道:“小伙子,你为什么会到我这儿来工作呢?”公孙穆随口答道:“为了赚些钱作学费。”吴裕说:“哦,原来你是个读书人啊,怪不得我看你斯斯文文的,不太像工人。别干了,休息一会儿吧,咱们俩聊聊!” 他俩谈得十分投机,相见恨晚。后来,这两个人就结成了莫逆之交。 吴裕并没有因为贫富悬殊而看不起公孙穆这个穷书生,反而同他交上了朋友。这种不以物质的眼光看人的精神是很可贵的。我们交朋友,也同样不应以贵贱、贫富为标准,而要更看重一个人的才识和品行。 吹牛无边 有3位老人都擅长吹牛,平时与人谈话,一般没人吹得过他们。可是这一天,这3位会吹的老人却碰到了一起。 正巧,有一个过路人走来了,看到3位年纪大的人在一起,便上前询问他们的年龄。过路人很有礼貌地问:“请问各位老丈今年高寿?” 其中一位老人摸了摸满头白发,说:“你问我的年纪,我已记不清了,只记得我小时候,曾经跟盘古在一起玩耍,我们的交情不浅,他还叫我哥哥哩。”过路人听了吓了一跳,心想,还真没见过这般老寿星呢。 另一位老人说:“问我的年纪有多大吗?这么跟你说吧,大海的水每次变成桑田的时候,我就记下一个筹码,不知有多少次了,反正这样的筹码我已经放满了10间屋子!” 过路人一听大为惊骇,今天可看见老神仙了,真是大开眼界。 第三位老人说:“你们听说过王母娘娘的仙桃吗?那可是一万年才熟一次的呀!可我吃的仙桃已经无数,我每吃一个仙桃,就把它的核丢到昆仑山下,而今那些丢掉的仙桃核,已经堆积得和昆仑山一样高了!” 过路人这一次反而非常平静,一点儿也不吃惊,他说:“原来是3个老牛皮精。” 吹牛皮如果吹到了离奇的地步,又有什么意义呢?那种根本不存在的长寿与那些生命短促的蜉蝣(fuyou)、朝菌,又有什么区别呢? 夫妻妒影 有一对夫妇,他们的心胸很狭窄,总爱为一点小事争吵不休。有一天,妻子做了几样好菜,想到如果再来点酒助兴就更好了。于是她就拿瓢到酒缸里去取酒。 妻子探头朝缸里一看,瞧见了酒中倒映着的自己的影子。她也没细看,一见缸中有个女人,以为是丈夫对自己不忠,偷着把女人带回家来藏在缸里,嫉妒和愤怒一下子冲昏了她的头脑,她联想都没想就大声喊起来:“喂,你这个混蛋死鬼,竟然敢瞒着我偷偷把别人的女人藏在缸里面。你快过来看看,看你还有什么话说?” 丈夫听了糊里糊涂的,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,赶紧跑过来往缸里瞧,看见的是自己的影子。他一见是个男人,也不由分说地骂起来:“你这个坏婆娘,明明是你领了别的男人回家,暗地里把他藏在酒缸里面,反而诬陷我,你到底安的是什么心眼!” “好哇,你还有理了!”妻子又探头往缸里看,见还是先前的那个女人,以为是丈夫故意戏弄她,不由勃然大怒,指着丈夫说:“你以为我是什么人,是任凭你哄骗的吗?你,你太对不起我了……”妻子越骂越气,举起手中的水瓢就向丈夫扔过去。 丈夫侧身一闪躲开了,见妻子不仅无理取闹还打自己,也不甘示弱,于是还了妻子一个耳光。这下可不得了,两人打成一团,又扯又咬,简直闹得不可开交。 最后闹到了官府,官老爷听完夫妻二人的话,心里顿时明白了大半,就吩咐手下把缸打破。一个侍卫抡起大锤,一锤下去,葡萄酒从被砸破的大洞汩汩流了出来。不一会儿,葡萄酒流光了,缸里也就没有人影了。 夫妻二人这才明白他们嫉妒的只不过是自己的影子而已,心中很是羞惭,于是就互相道歉,重又和好如初了。 这对夫妻见到自己的影子时,毫不思考分析就被嫉妒冲昏了头脑了,伤了和气。我们遇到怀疑的事,不要过早下结论,要客观、理智地去分析,才能够了解真相。 披上虎皮的羊 有一只山羊,在森林里与那些跟它一样弱小的动物们生活在一起。平时它们都集体外出,走路都格外小心,就连吃草的时候也还得随时东张西望,提心吊胆地警惕着猛兽的侵袭。山羊觉得自己活得太委屈了,自己要是能像虎豹那样威风该多好。 一次,山羊独自走到森林边上,忽然发现地上有一张虎皮,也不知是哪一位猎人丢下的。开始,山羊还有些害怕,不敢上前去捡这张虎皮。几经犹豫后,山羊壮了壮胆,拾起了虎皮,它觉得挺有趣的。突然它灵机一动:要是我穿上这身虎皮,不也会很威风吗?谁会发现我是一只假虎呢?于是,山羊把虎皮披在自己身上,在森林里走着。 当山羊走到自己的住地的时候,那些和自己一样弱小的动物突然看到“老虎”来了,都吓得跑的跑、躲的躲,四处逃窜。山羊见此情景,心里觉得自己果然很了不起。现在,自己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了,山羊一边这样想着,一边向一片草地走去。 山羊停在草地上,原来那些伙伴都不认识它了,一个个离它远远的。于是,披着虎皮的山羊自由自在地在草地上吃起草来。 正当山羊香喷喷嚼着青草的时候,突然一只豺狼朝它走来。披着虎皮的山羊猛地吓得浑身颤抖起来,连那只已停下脚步迟疑不前的豺狼都有些莫名其妙。是豺狼已看出来这是一只假虎吗?显然还不是。只是羊自己清楚自己的底细,它一辈子都是豺狼虎豹的口中食,一见到这些猛兽就会胆战心惊,以至于它此刻根本就忘了自己还披着老虎皮。 所以说,徒有虚假外表而无真正本领的人,是经不住实际检验的,一旦让他们面对考验,空虚的内心很快便使他们败下阵来。
假秀才招打 有一户有钱的人家,生了个儿子,从小没读什么书,骨子里粗俗不堪,却偏偏爱装成个文人雅士。 一次,这人要到衙门去递状子,以便追回人家欠他的债务。他心想,如果县官看自己是个知书达理的人,肯定会站在自己这一边,打赢官司就会容易多了。于是他对县官谎称自己是秀才。 县官见他跪在地上,仔仔细细地打量了好久,心中疑云顿生。县宫想:这个人獐头鼠目,形象猥琐,言语也粗俗得很,哪里像个秀才呢?接着又转念一想:人家都说“人不可貌相,海水不可斗量”,我也不能妄下判断。对了,我来考他一考吧,看他是否货真价实。 主意打定,县官便开口问他说:“既然你是秀才,那你且先说说‘桓公杀子纠’这一章应该怎么讲?”这个人哪里知道县官是在考他《论语》里的句子呢,一听这话,大惊失色,浑身吓得直抖,心想:完了,出了人命案子了,老爷怎么偏偏问我呢?难道是怀疑我跟这桩命案有什么牵连吗?于是他磕头如捣蒜,连声大叫道:“青天大老爷,我冤枉啊,小人确实不知道其中的实情啊,老爷明察!”县官听了,又好气又好笑,低声自语道:“果然是个冒牌货,竟敢骗到我的头上来了!”接着就命令手下的衙役把这人按倒在地,重打20大板,直打得他皮开肉绽,哭爹叫娘。 这人一瘸一拐地出了衙门,对他的仆人说:“这位县官太不讲理了,硬说我阿公打死了翁小九,把我打了20大板。”仆人问明是怎么回事后,就对他说:“这是书上的话呀,你姑且答应他,说你略知一二不就应付过去了吗?”这人一听,赶紧拼命摇头说:“哎呀呀,你可别再害我了,我连叫不知情都还被他打了20大板,如果说知道,那岂不是要抓我去偿命吗?” 所以说,该是什么就是什么,像这样假充内行,到处招摇撞骗的人,一遇到动真格的场合,没有不露馅出丑的。 智擒鱼鹰 有一个人的家里有一片鱼塘,他每年都要靠这片鱼塘赚些钱,来养活自己和家人。可是鱼塘附近有好多鱼鹰,常常一群群地来抓鱼吃,赶也不好赶,抓又抓不住,养鱼人为此很是发愁。 有一天,鱼鹰又来吃鱼,养鱼人跑过去冲它们挥挥手,鱼鹰便受惊跑了。养鱼人忽然灵机一动,想出个好办法。他扎了一个稻草人,让它伸开两臂,穿着蓑衣,戴着斗笠,还拿了一根竹竿,就像一个养鱼人的样子。养鱼人把稻草人插在鱼塘里吓唬鱼鹰。起初,鱼鹰以为是真人,因此很害怕,只敢在草人的上空盘旋,一点都不敢接近它。 这样过了几天,鱼鹰果然没再来吃鱼。可是渐渐地,它们见鱼塘里的人总是一动不动,就起了疑心,不断地大着胆子飞下来看。这样一来,它们很快就发现这是个假人了,就又飞下来啄鱼吃。鱼鹰吃了一条条的鱼,肚子吃饱了,就站在草人的斗笠上,边晒太阳边休息,很是悠闲,还不停地发出“假假、假假”的叫声,好像是在嘲笑养鱼人说:“假的,假的,这个人是假的啊!” 养鱼人生气极了,他恨恨地盯着得意洋洋的鱼鹰,良久,他忽然心生一计。 趁着鱼鹰不在的时候,养鱼人悄悄把草人从鱼塘里拔出来拿走了,自己披上蓑衣,戴上斗笠,手里拿根竹竿,像草人一样伸开双臂站在鱼塘里面。 过了一会儿,鱼鹰又来了,它们以为鱼塘里还是原先的假人,就又放心大胆地下来吃鱼。吃得饱饱的,鱼鹰又飞到养鱼人的斗笠上休息,“假假、假假”地叫唤着。养鱼人趁着它不注意,一伸手就抓住了鱼鹰的爪子。鱼鹰使劲地鼓动着翅膀,可是怎么也挣不脱。养鱼人笑呵呵地说:“原先是假的,可是这一回是真的啊!” 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,如果一成不变地凭老经验办事,不注意发现新情况,就免不了会吃大亏。 偶像的话 在一所著名的古庙里,站立着一尊高大的塑像,人在他的旁边,伸直了手还摸不到他的膝盖。很多年以来,他都使看见的人不由自主地肃然起敬,感到自己的渺小、卑微,因而渴望着能得到他的拯救。 这尊塑像站了几百年了,他觉得这是一种苦役,对于热望从他得到援助的芸芸众生,明知是无能为力的,因此他由于羞愧而厌烦,最后终于向那些膜拜者说话了: “众生啊,你们做的是多么可笑的事!你们以自己为模型创造了我,把我加以扩大,想从我身上发生一种威力,借以镇压你们不安定的精神。而我却害怕你们。 “我敢相信:你们之所以要创造我,完全是因为你们缺乏自信――请看吧,我比之你们能多些什么呢?而我却没有你们自己所具备的。 “你们假如更大胆些,把我捣碎了,从我的胸廓里是流不出一滴血来的。 “当然,我也知道,你们之创造我也是一种大胆的行为,因为你们尝试着要我成为一个同谋者,让我和你们一起,能欺骗更软弱的那些人。 “我已受够惩罚了,我站在这儿已几百年,你们的祖先把我塑造起来,以后你们一代一代为我的周身贴上金叶,使我能通体发亮,但我却嫌恶我的地位,正如我嫌恶虚伪一样。 “请把我捣碎吧,要么能将我缩小到和你们一样大小,并且在我的身上赋予生命所必需的血液,假如真能做到,我是多么感激你们――但是这是做不到的呀。 “因此,我认为:真正能拯救你们的还是你们自己。而我的存在,只能说明你们的不幸。”说完了最后的话,那尊塑像忽然像一座大山一样崩塌了。 (艾青) 能下雨的树 小狗熊和小猫熊到美洲旅游时,在一个森林里相遇了。小狗熊告诉它一件奇怪的事: “昨天中午,我在一棵大叶子树下睡觉,突然,一阵哗哗的大雨把我浇醒了。我睁眼一看,太阳正直射着大地呢,除了树下很湿,外面连一点下雨的痕迹都没有。” “那有树会下雨的?纯粹是瞎编。” “这是真的。不信,现在咱俩马上到那棵树下去看看。” 这时,正当中午,它们顶着烈日刚来到那棵树下,哗啦啦一阵大雨,就把它们淋了个透湿,树外,没有一丝雨的影子。 “怎么样,这下相信了吧?” 小猫熊点了点头,瞅了瞅树冠说: “真怪,树怎么会下雨呢?” “就是嘛!”小狗熊说,“书上讲下雨是地上的水被太阳一烤,变成水汽升到天上,水汽变成小雨滴。小雨滴你撞我,我撞你,变成大雨滴。空气托不住了,掉到地上就是雨。” “可是树的四周也没有云啊!” “这可能是棵魔树吧?” 它们在树下没完没了地猜测争论大树下雨的原因。傍晚,一只归宿的小鸟看到它们那股不弄清下雨原因不罢休的样子,笑着说:“这是棵雨树。至于下雨的原因,在树下就是争论十天,也不会弄清。”小狗熊突然开窍:“咱俩都会爬树,为什么不爬到树上去找原因呢?” “是啊,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?傻透了。”小猫熊自觉得好笑。 它们找了点吃的后,就上了树。 雨树的叶子有半米长,中间凹陷,四周隆起。它们发现雨树的叶子能大量吸收水分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叶子里的水越来越多,叶子慢慢卷缩成一个个“袋子”,它们掂了一下,估计每片叶子能吸一斤多水。为了找到下雨的全部原因,它们决定在树上过夜。 第二天清晨,第一缕阳光照到树冠的时候,小狗熊和小猫熊醒来了。它们又发现“袋子”似的叶子有了变化:受到阳光的照射,“袋子”渐渐地张开了。到了午后,“袋子”完全张开,里面贮存的水便倾泻而出――雨树下雨了。(卢培英) 棋艺 某君喜弈象棋。他在京做官时,同别人弈棋,每弈必胜。大家称赞他棋艺高超,他也自命不凡。 后来他退休还乡,棋兴不减当年。但与人弈,每弈必输,非常扫兴。 他叹道:“啊,我的棋艺怎么如此退步了?” 他的朋友对他说:“以前你在京做官,大家奉承你,每次弈棋故意让你胜,使你高兴,可以有求于你。现在别人无求于你,同你对弈,何需让你,所以你输了。这说明,你的棋艺不过如此而已!” (金江) 骡子和铃铛 一头高大健壮的骡子,脖子上系着一个铃铛。铃铛儿制作精巧,响声清脆,骡子每走动一步,铃铛便发出“叮当”的声响,比鸟儿唱歌还悦耳动听。一天,骡子撞开了篱笆,走进了菜园,白菜、韭菜一畦畦,鲜嫩又可口,骡子好不欢畅,它低头啃个不停。“叮当叮当”,一串串尖利的急响,钻进了主人的耳中。他一个箭步冲出房门,挥动竹枝赶到菜园,一边抽打着骡子的屁股,一边斥责道:“混账东西,你胡嚼乱踩,把菜地弄得一团糟;要不是铃铛叫我来,菜地准被你糟蹋完。看你下次再敢闯进菜园……” 骡子疼得直叫唤,不要命地跑出了菜园,“叮当叮当”,铃铛的响声,伴着骡子远远地到了山脚下。 没多久,骡子拉着一车货,长途跑路,傍晚时返回了村里。“叮当,叮当”,一阵脆响,引得一些乡亲们竖起大拇指夸奖道:“嗬,好一头结实顶用的骡子,拖这么多货物跑了一天,还那么精神抖擞的。听,配上这清脆悦耳的铃铛声,多有气魄!” “叮当,叮当。”铃铛儿听了这番话,响得更加起劲了,像是说:“对的,对的,骡子了不起!” 骡子耸起耳朵听了这些话,满心喜悦;突然,它望见了菜园,不禁感到一阵阵隐痛,立刻不高兴地责问铃铛道:“你发出的是同一个声音,为什么一时出卖我,一时又吹捧我?” “叮当,请你听清,”铃铛含笑地解释道,“你和我,都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。你犯错误时,我发出警告,为的是挽救你,不让你越陷越深;当你干得对时,我理所当然地赞扬你,为的是激励你取得更大的成绩啊!”(林植峰) 乱爬的螃蟹 白兔、乌龟、青蛙、螃蟹、蚂蚁等一群小动物,站在一起,准备出发游玩。他们的目的地是前面那座美丽的花园。大嗓门青蛙,高喊一声:“走!”大伙立即行动起来。青蛙边跳边喊“加油!”白兔笑嘻嘻地冲在前头,乌龟使劲爬动,蚂蚁拼命追赶…… “哟,你们全疯了么,往哪儿窜呀?”后面隐隐传来了叫声。 大伙一惊,扭转身向后一瞧,只见螃蟹一边咋呼,一边横着往另一个方向爬。 “螃蟹大哥,方向错啦!”青蛙大声喊道,“快向我们靠拢!” “去你的,”螃蟹瞪着眼骂道,“你们都瞎了眼了,只有向我靠拢才对。” 无论大伙怎样呼唤,螃蟹只当没听见,还是横着朝它的那个方向急急爬去。大伙儿叹了口气,只好各赶各的路。 螃蟹喷着白泡沫,独自嘟囔道:“我两眼始终正面盯着那座花园,绝对没错儿。它们不听我的,疏远我,冷落我,准是出于嫉妒。呶,这不是明摆着的吗,它们的手脚哪个有我多?……”可是,它的手脚越多,跑得越起劲,离开目的地也就越远了。(林植峰) 远山 苏格拉底和拉克苏相约,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游览一座大山。据说,那里风景如画,人们到了那里,会产生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。 许多年以后,他俩相遇了。他们都发现,那座山太遥远太遥远,就是走一辈子,也不可能到达那个令人神往的地方。拉克苏颓丧地说:“我竭尽全力奔跑过来,结果什么都不能看到,真太叫人伤心了!” 苏格拉底掸了掸长袍上的灰尘说:“这一路有许许多多美妙的风景,难道你都没有注意到?” 拉克苏一脸尴尬神色:“我只顾朝着遥远的目标奔跑,哪有心思欣赏沿途的风景啊!” “那就太遗憾了。”苏格拉底说,“当我们追求一个遥远的目标时,切莫忘记,旅途处处有美景!”(凡夫) 苹果 学生们向苏格拉底请教怎样才能坚持真理。苏格拉底让大家坐下来。他用拇指和中指捏着一个苹果,慢慢地从每个同学的座位旁边走过,一边走一边说:“请同学们集中精力,注意嗅空气中的气味。” 然后,他回到讲台上,把苹果举起来左右晃了晃,问:“有哪位同学闻到苹果的味了吗?” 有一位学生举手站起来回答说:“我闻到了,是香味儿!” “还有哪位同学闻到了?”苏格拉底又问。 学生们你望望我,我看看你,都不作声。 苏格拉底再次走下讲台,举着苹果,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座位旁边走过,边走边叮嘱:“请同学们务必集中精力,仔细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。” 回到讲台上后,他又问:“大家闻到苹果的气味了吗?” 这次,绝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。 稍停,苏格拉底第三次走到学生中间,让每位学生都嗅一嗅苹果。回到讲台后,他再次提问:“同学们,大家闻到苹果的味儿了吗?” 他的话音刚落,除一位学生外,其他学生全部举起了手。 那位没举手的学生左右看了看,慌忙也举起了手。他的神态,引起了一阵笑声。 苏格拉底也笑了:“大家闻到了什么味儿?”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:“香味儿!” 苏格拉底脸上的笑容不见了,他举起苹果缓缓地说:“非常遗憾,这是一枚假苹果,什么味儿也没有。”(凡夫) 爬得很高的牵牛花 一株柳树被虫蛀空了身体,大风将他拦腰折断。然而,它仍活着。第二年春天,它的残躯上发出了新芽。新芽饮着雨露,沐着阳光,长成了袅袅娜娜的柳丝。 牵牛花从它的脚下钻出来,伸展柔软的身肢,紧紧地缠绕着它往上爬。 柳树皱着眉头呵斥:“缠着我干什么?你这讨厌的小东西!” 牵牛花掏出一个小喇叭,“哇喇哇喇”地吹了一气说:“尊敬的柳树老前辈,您多么健康,多么挺拔,多么令人肃然起敬啊!古今中外的名人,我最崇敬的就是您了!” 柳树听了,心里跟用鹅毛拂的一样舒服。它轻轻摸了摸牵牛花的头,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。 牵牛花趁机往上爬了爬,掏出第二只小喇叭说:“伟大的柳树老英雄,您宁折不弯的崇高精神,实在太令人敬佩了!我要向您学习,向您致敬,永远做您的小学生!” 柳树陶醉地闭上眼睛,紧紧地把牵牛花搂在怀里,像一位慈祥的老母亲一样轻轻摇晃着身子。 牵牛花抓紧机会又往上爬,边爬边掏出第三个小喇叭:“至高无上的柳树老博士,您的知识多么渊博啊!瞧您这头学者似的长发,比爱因斯坦还有风度!瞧您这经受过风雨考验的铮铮铁骨,比萧伯纳还挺拔!古今中外的这家那家,我看都不如您老人家!” 柳树感到自己飘起来了,像一朵白云,冉冉地越飞越高,越飞越高。 牵牛花一边吹着喇叭,一边往上爬。不久,它比柳树还高出一头。 它俯视着对旁边的一棵幼松说:“小伙子,你瞧我爬得多快,爬得多高!” 幼松瞥了瞥它挂满喇叭的身子,报以轻蔑的一笑。(凡夫)
宋朝时候,有个人名叫田登,平时与人交往十分挑剔、苛刻。后来,他当官做了郡守,那架子更大、脾气更凶了,在老百姓面前摆谱摆得出了格。平时最忌讳别人说出他的名字,而且凡与他名字中那个“登”字同音的,都得换个说法。比如说“蹬”字,只能说“跳”,“登高”只能说“上高”。这还不算,老百姓用得最多的一个“灯”字,也被换成“火”字。谁要是一时疏忽说了“灯”字,那可就要倒霉了,一顿揍是少不了的;若遇上田登大人再有什么情绪不好,那恐怕还要罚款、革职什么的。反正,当地老百姓以至于他手下的办事员、小官吏、士兵都为此吃了不少苦头。 到了元宵节,按老传统要闹花灯了。州府传下命令,可以放花灯三天。可是他手下的人怎么敢写“放灯”呢?想去想来,只好写出了这样的公告牌:“郡守传下令来,按传统习惯,州里放火三天。” 那广告牌写好后,高高悬挂在闹市街头,过往百姓围在广告牌前,议论纷纷。人们讽刺说:州官可以放火,百姓不能点灯。 本来这只是统治者专横霸道作风中的一件小事,可是老百姓却利用这句话的双关义,讽刺揭露他们目无法纪、为所欲为的行径,而老百姓呢,连一点正当的行为也常常受到百般限制与刁难。 相关信息 -钻火与点灯 2010-01-28 -序言:我们都是点灯人 2008-10-12 -瞎子点灯 2005-09-16
江南松江县有一个姓吕的人,乡试中榜上有名,考上了廪生。他这个人性格很豪放,自己给自己取了个外号叫“豁达先生”。 有一天的后晌午,吕廪生豁达先生到县西某镇拜会朋友后回家,路过西乡,天渐渐地黑下来了。刚刚翻过一个小山坡,穿过一畦菜地,忽然看到一个妇人身材苗条,面部搽着淡粉,画着浓眉,急急忙忙地拿着绳索向前走着。她望见了吕廪生略停了一下,便跑到路旁一棵大树下躲起来了,但手中所拿的绳索却丢失在地上。吕廪生走到前面从地上拾起绳索看了一下,原来是一条草绳,用鼻子闻一下,有一股阴冷腐臭的气味。他心里马上明白过来,这可能是别人讲的“吊死鬼”,便将草绳藏到怀里,若无其事地一直朝前走。 姓吕的正朝前走着,那个妇人从树后走出来,不一会走到前面拦住了他的路。吕廪生从路的左边走,她就拦住左边;向右边走,她就拦住右边。左边走,左边拦;右边走,右边拦,反复多次就是走不过去。天渐渐地黑了下来了……姓吕的心想:这就是大家所说的“鬼打墙”了。你“鬼打城”我都不在乎,更何惧你“鬼打墙”!于是他不顾一切地便向前硬冲撞过去。 那女“吊死鬼”拦他不住,突然大叫一声,马上变成披头散发,满口、脸到处都在不断流着血的凶恶样子,连舌头都从口中伸了出来,越伸越长,一会儿伸了一尺有余,向着姓吕的跳跃。姓吕的对这女“吊死鬼”说:“你刚才搽着粉,画过眉,打扮得漂亮的样子是想迷惑我;接着拦住我走路,不让我回家是想遮拦我;现在又变作这么副穷凶极恶的样子来,是想以此吓唬我。这又有什么用呢?你的三套本领都用了,我还是不怕的。我看你再也没有其他的本领使出来了吧!你还不知道我这个人,我就是豁达先生。你知道我这个豁达先生吗?”女鬼听了这番话后,只得恢复了原形,立即跪在地上向吕廪生跪拜不止,然后急急忙忙地走开了。吕廪生豁达先生仍然迈开大步向前走去。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:一个人在前进的路上只要不受假象的迷惑,不畏困难的阻拦,不怕恶势力的恐吓,勇往直前,就会战胜困难,取得胜利。 >> 让孩子学会豁达大度
有一个叫荔姐的姑娘,不但长得漂亮,而且勤劳善良,对长辈孝顺,在娘家是个好女儿,嫁到婆家又是个好媳妇。 一天,荔姐的母亲病了,让人捎口信给荔姐,荔姐十分着急,她来不及等丈夫回来陪她一道去娘家探望,就一个人匆匆忙忙上路往娘家奔。她走着走着,天渐渐黑下来了,天上一弯月牙儿只发出微弱的光,勉强可以照得见路。 忽然,荔姐听见身后似有声响,她心里十分紧张,回头一看,发现有一个人正远远跟在她身后向她追过来。荔姐马上意识到,一定是遇上歹人了。怎么办?这一片旷野,除了荒坟和稀稀疏疏的树,就只有自己和那个坏人。这时候,荔姐情急之下,反而镇定下来,她急中生智,走到一座坟边的白杨树下站定,把发簪耳环拔下来揣进怀里,又解下身上的丝带拴在脖子上,披头散发吐出舌头,迎面向着走过来的歹人,瞪着眼睛直直地看着。那人追到荔姐近前,荔姐又变着腔调叫他过来。那人走到荔姐面前仔细一看,原来是个吊死鬼,便吓得惊叫一声瘫软在地,再也爬不起来了。荔姐趁此机会,赶紧逃脱,幸免遇害。 荔姐一路小跑,一直跑回娘家,亲人们见她披头散发衣衫不整浑身是汗,全都大惊失色。荔姐喘过气来后,慢慢向他们讲述了路上发生的事情,一家人听后,又是气愤又是好笑,荔姐的母亲十分心疼地抚摸着女儿的头发说:“我儿受苦了。” 第二天,附近一带传来消息说,有一家少年昨夜在外遇见了鬼,中了邪,那鬼一直附在他身上不依不饶,以至于他发了狂,神志不清,尽说胡话。过了几天,听说那少年的病越来越厉害,他家里请医生、抓药吃,都不见好;又请道士念咒,仍没治好。过了不久,又传来消息说那遇“鬼”的少年终于死去了。 荔姐虽是一位旧时女子,却在情急之中能自己解救自己,在恶人面前表现得沉着镇定又机智勇敢;而那个坏人,由于居心不良,反而送掉了自己性命。这个寓言告诉我们,世间本没有什么鬼怪,只有愚昧的人才相信有鬼。
评论列表 (0条)